气温开始渐渐转凉,雨水越来越少,天气变得干燥。此时有些人咳意不请自来,从嗓子干、嗓子疼、喉咙痒,渐渐发展成咳声不断...你身边是否有人中招了呢?
最近就有很多朋友问我,说:从秋天起,家里人总是喉咙痛、喉咙痒、开始咳嗽了,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早上咳、入睡咳、半夜咳,阵阵咳嗽声不断,喉咙其痒无比,有时候老是感觉有痰咳不出来,又干又疼,一直反反复复好不了...这该怎么办?秋季为什么那么多人容易咳嗽?
一到秋季就很容易咳嗽,这很有可能是秋季“燥邪犯肺”了,肺为骄脏,喜润恶燥,秋燥侵犯肺部就容易引起咳嗽,这种时令的症状,自古以来,也受到了很多医家的肯定与重视。
比如,清代著名医家喻嘉言曾提出“秋伤于燥”之说,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也提出:“燥气上受,先干于肺,令人咳嗽。”所以在秋季,医院、诊所内突然增加了很多咳嗽的患者……
中医里有句话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所以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一旦入侵人体,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肺脏了。
从中医“天人合一”及“五行哲学思想”的原理来看,秋季的五行属性对应于金,而人体肺脏的五行属性也对应于金,秋天燥邪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当外邪侵犯人体时,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咳嗽。
对付咽炎秋咳,
中医的3个调补方法
天干物燥交替的季节,身边咳嗽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咳嗽老不好,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工作、生活。给大家分享几个简单易行对付秋咳的法子,值得收藏。1、寒、热、燥咳用对中药,好得又快又彻底
秋日燥热,很容易让大家因为上火或风热感冒而引发咳嗽。热咳身体表现:大便容易干,手脚容易发热,鼻塞,舌苔黄腻,有黄痰。此时应适当清热、泻肺火。《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者寒之”推荐大家吃枇杷。《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枇杷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是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枇杷的主要功效可以治疗肺热咳喘,吐逆,烦渴。
主要作用可以润肺下气、止渴、清肺生津止渴、祛痰止咳,和胃降逆;用于治疗肺热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气不足等病症。
秋季早晚气温下降,如果大家仍然猛吹空调的话,容易引起风寒感冒,从而带来寒咳,寒咳的身体表现:流清鼻涕,手脚凉,微微怕冷,怕风,舌苔淡白,舌质淡白,没有明显的喉咙痛。受外感风寒咳嗽,及时散寒是关键,桔梗是一味很好的药,它性味苦、辛,性平,归肺、胃经。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对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失音、肺痈吐脓皆有效果。
秋天是一个充满着“燥气”的时节,易损伤津液,因燥性引起的咳嗽,典型症状有:咽干、干咳痰少、口唇干裂、大便干结,容易手脚心热。
这一类型的咳嗽早期可以多吃润肺祛燥的食物,可起到养肺的目的,如百合、桑叶、玉竹、杏仁、梨等。《药性论》:"百合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费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1)润肺止咳:用于肺燥或阴虚之咳嗽、咯血,常配川贝。(2)清心安神:用于热性病后余热不清、虚烦不眠、神志恍惚,常配地黄。
在中医理论里,秋天为金,肺在内脏中五行也为金,要润肺去火,此时也是最合适的季节,由国家非遗道虎壁女科荣誉监制的百草膏,精选枇杷、百合、甘草、桔梗、杏仁等清火润肺止咳、利咽祛痰的上等药材,八繁古法工艺熬制成膏,秋季用它来滋阴润肺,降秋燥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点击图片,立即订购)
2、缓解咳嗽,多按揉鱼际穴
鱼际穴是肺经上特殊的穴位——荥穴,也是强肺养生要穴。这个穴位具有清热的作用,对于缓解秋燥引起的热咳、干咳效果最好。同时,它还有“保命穴”之称,可将肺经体表经水导入体内,排泄体内肺经之气,每天坚持搓按鱼际穴可谓好处颇多。
具体做法:鱼际穴是一个骨边的穴位,可以以第一掌骨为标志物来找穴。张开手掌,沿着第一掌骨的外沿向下捋,找到一个凹陷处即为鱼际穴。按揉鱼际穴时应以指代针,可以用对侧大拇指在鱼际穴上按揉。
3、日常调补:以秋收阴气为原则,滋阴养肺
立秋以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炎热渐渐转为寒凉。秋季是人体阴阳代谢中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人体的生命活动,都要以收养阴气为原则。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会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所以要尽量少吃葱这些辛味发散的食物,应该适当地多吃酸味蔬菜、食品、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萝卜、山药、银耳、柚子、苹果等。
道虎壁实力宠粉,燃爆双11
古法熬制百草膏滋
滋阴润肺,清咽降火
每满立减
(长按下图,即可抢订优惠)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