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牛金花
慢性咽炎是以咽部似有阻塞感、干痒、微痛或烧灼感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喉痹”范畴。
临床资料:
患者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27-60岁。病程均有三年以上,曾用多种方法治疗,但疗效不显,接受耳针治疗后,均停止其它疗法。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咽喉、肺;辅穴:屏尖、肾上腺、皮质下、口、肾。
具体操作:选定主穴及两个辅穴反应点,以碘酒、酒精严格消毒,采用1.5寸32号毫针针刺,如反应不明显,则一穴多针,咽喉红肿疼痛剧烈者采用耳尖、咽喉放血,一般留针20分钟。双侧同用,10次为一疗程。
结果:
经治疗,19例痊愈,6例显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4.3%。
体会:
治愈的19例病人中,多数症状为:咽部分泌物增多,且分泌物附于咽后壁,常引起刺激性咳嗽,感觉有痰却咳不出,临床诊断为慢性单纯性咽炎。6例显效者多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且充血区多见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多呈粒状突起成相互融合成片,少数可悬雍垂增长下垂,临床诊断为慢性增生咽炎。4例无效的病咽部粘膜已出现萎缩性改变,粘膜菲薄干燥,表面附有干痂,咽腔变大,临床诊断为萎缩性咽炎。
本文摘自《耳穴医学信息》报第十六期年12月30日
原版图文如下
“耳穴医学信息”报前身为“耳穴新疗”,创办于年12月。
年6月安徽省巢湖市召开的“耳穴全国标准化方案论证会暨全国耳穴研究组成立大会”上,受到了全国耳穴研究组组长王岱教授的表彰,并建议向全国发行,后更名为《耳穴医学信息》。更好的宣传耳穴知识,报道国内外耳穴动态,推广普及耳穴疗法,反映科研成果,介绍疗效情况,达到互通信息,交流经验,促进耳穴医学的发展。
由苍南县科协与耳穴学会联合主办,成立编辑部,王正任主任、主编,负责组稿、审稿、答疑、咨询、发行等工作。
办报十年来,先后登载过余篇文章,是耳穴专家学者们多年临床宝贵经验和智慧心得的凝结。
点击购买耳穴医学信息报
打造中国最大的耳穴资料库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