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作用与使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关联销售

感染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能找到病原体,可传播,有传染性。找到病原体,是确诊感染性疾病的唯一标准。

感染的类别:

1、细菌2、病毒3、真菌4、寄生虫5、肿瘤细胞

细菌感染的表现:炎症(发炎)四大特征:

1、红:局部发红,如:感冒咽部红

2、肿:局部水肿

(细菌侵入→白细胞聚集→消灭细菌病毒→引发水肿)

3、热:全身或局部发热,如,疖、痈

4、痛:(炎症产生物质刺激→引起疼痛)

炎症

有菌

无菌

类别

消炎

(抗菌药)

抗炎

(非甾体抗炎药)

病症

如:肺炎、气管炎、尿道炎

如:肩周炎、滑膜炎、腱鞘炎

用药

抗菌药物

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奥沙普秦

注意

用抗菌药物是错误

没有效果,只有副作用。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中“菌”特指细菌,不包括抗真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类:

1、抗生素;2、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概念:

1、天然或半合成;2、来自微生物

如:黄连素(植物中药抗菌药物);

氟哌酸、甲硝唑(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分类:

一、β-内酰胺类:

(一)青霉素类(半合成):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抗菌药,诞生年,对人类贡献极大的里程碑。其抗菌活性和杀菌强度高。

抗菌机理:杀菌剂(抑制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

代表药物:

(1)青霉素V钾(毒性低、口服广谱)

(2)氨苄西林

(3)阿莫西林(优点:广谱、耐酸)(缺点:耐药、过敏)

过敏反应严重致死亡,注射一定皮试,口服过敏与青霉素含杂质有关,一定询问过敏史。(孕妇、哺乳期可以使用)

适用: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气管炎、支气管炎,胃抗幽门螺旋杆菌联合克拉霉素,伤寒

(二)头孢类:与青霉素可交叉过敏,

青霉素不过敏、头孢不过敏,青霉素过敏、头孢有过敏。

第一代头孢

(1)头孢噻吩(先锋1)(肾毒性大,已淘汰)

(2)头孢噻啶(先锋2)

(3)头孢氨苄(先锋4)

(4)头孢唑林(先锋5)注射用

(5)头孢拉定(先锋6)

(6)头孢羟氨苄(先锋9)

(7)头孢硫脒(先锋18)

适用:上呼吸道感染

缺点:肾毒性大(例:头孢拉定服后个别有腰痛、尿隐血,老年人、儿童、肾病患者尽量避免使用)

第二代头孢

(1)头孢呋辛(注射)

头孢呋辛酯(口服)酯化抗击胃酸,但增加肝脏负担

(2)头孢克洛: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作用强,

多用于儿童(希刻劳、临床用药)

第三代头孢

(1)头孢噻肟(注射):透过血脑屏障,用于脑部感染

(2)头孢曲松(注射菌必治)

(3)头孢哌酮(注射)

(4)头孢他啶:杀灭绿脓杆菌

(5)头孢克肟(口服分散片)

优点:1、抗菌谱扩大、抗菌强度增强2、几乎没有肾毒性;

最佳使用部位:下呼吸道、泌尿生殖、皮肤科、五官科。

缺点:天然耐药、导致菌群混乱、二重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选:青霉素类(青霉素V钾、阿莫西林)、

头孢第一代(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第二代(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

下呼吸道感染选:头孢第三代(头孢克肟)。

分散片优点:1、崩解快、吸收快、起效快

2、对胃肠刺激小3、生物利用度高

(6)头孢他美酯(含酯化、对肝脏有影响)

第四代头孢

(1)头孢吡肟

(2)头孢匹罗

(3)头孢泊肟酯

适用于:呼吸道、泌尿生殖系、胆道、皮肤、五官科等。

头孢第一代到四代:

按顺序:抗菌谱、越来越广,抗菌强度、越来越高,

肾毒性、越来越小;

对革兰氏阴性菌、越来越强,对革兰氏阳性菌、越来越弱;

对肾毒性,第三代几乎没有,第四代没有肾毒性。

头孢类不用于肠道感染。

(三)头霉素类

(1)头孢西丁

(2)头孢美唑

(3)头孢替坦

接近头孢类,结构有区别

适用于厌氧菌(缺氧部位、空气不流通如,口腔、牙龈、鼻窦、胆囊、阑尾、妇科等感染)多选择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和克林霉素。

(四)氧头孢烯类

(1)拉氧头孢

(2)头氧头孢:用于厌氧菌感染

(五)碳青霉烯类

(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太能

(2)美洛培南(+倍他米隆)

保护剂、不常用,临床用于极危重症感染

(六)单环-β内酰胺类

(1)氨曲南(注射液)

(七)保护剂(保护β内酰胺环)

(1)舒巴坦:(保护头孢哌酮)

(2)他唑巴坦(与舒巴坦相似)

(3)克拉维酸钾(棒酸)—加阿莫西林:增强阿莫西林稳定性,适用于耐药菌株。

(4)甲氧苄啶(增效剂)

复方新诺明—增强磺胺效果、双重抑制叶酸合成,成倍增强。

小结:β-内酰胺类的七大类药物,是目前最大一类抗生素,应用最广泛,优势明显,毒性低,但存在过敏问题。

适用范围: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泌尿生殖感染。

二、大环内酯类

(1)红霉素(对胃,血管的刺激,目前已少使用)

(2)罗红霉素(红霉素的升级,应用广泛)

(3)阿奇霉素(长效,服3天停4天,药效维持7天)

(4)克拉霉素(用于胃肠幽门螺旋杆菌,胃三联疗法)

(5)螺旋霉素(用于口腔)

(6)吉他霉素(用于口腔)

(7)交沙霉素

(8)麦迪霉素

(9)琥乙红霉素(酯化物,对肝影响)

(10)依托红霉素

作用机理:抑菌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繁殖)

适用于:1、呼吸道感染(青霉素、头孢类过敏的替代选择)

2、支原体、衣原体的首选药

(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

3、胆道感染(选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安全范围大:年纪大、儿童、肝肾功能有轻度损伤的可正常使用

三、氨基糖苷类

作用机理:杀菌剂(破坏细菌蛋白质)

副作用:毒性大,损害第8对脑神经耳毒性、致永久性耳聋。

(1)庆大霉素(注射毒性大,口服用于肠道)

(2)链霉素(抗结核二线药,致耳聋)

(3)小诺霉素

(4)大观霉素(注射治疗淋病,致注射部位溃烂)

(5)新霉素(毒性大,只外用、不口服)

(6)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

(7)依替米星

(8)哌替米星

(9)阿米卡星

四、林可霉素

(1)林可霉素(洁霉素)作用弱,副作用大,已淘汰。用在外用药膏(绿药膏)

(2)克林霉素(绿洁霉素)选用于:呼吸道、泌尿生殖、妇科、五官科。肠道不用(导致“伪膜性肠炎”,水样严重腹泻,可危及生命)对厌氧菌作用强于其他类(用于口腔、妇科、阑尾、骨髓)

五、四环素类

(1)四环素:毒性大、副作用多、孕妇禁用、已淘汰多见70年代“四环素牙”(四环素和钙结合→沉积骨骼→致牙齿发黄永久性)

(2)土霉素(同上)

(3)金霉素(外用)

(4)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抗菌谱广适用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鼠疫

(5)米诺环素(美满霉素):同上

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脂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或多西环素(较安全、对肝肾毒害小)、米诺霉素(药力强、毒副作用相对强,引发前庭功能障碍眩晕)

六、氯霉素类

(1)氯霉素

(2)甲砜霉素

毒性大、极少用,用于肠道、伤寒、霍乱、泌尿生殖。

副作用:1、“灰婴综合征”、孕妇哺乳期禁用

2、成人可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致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霉素滴眼液也尽量避免减少使用

七、磷霉素(杀菌剂)

注射用磷霉素钠→引起高钠→致血压升高

替代药,补充品种,用于呼吸道、肠道。

八、万古霉素

保护类药物,限制使用

小结:

1、青霉素类优点:毒性低;缺点:易过敏

2、阿奇霉素优点:半衰期长,一日一次一周服3天停4天

缺点:抑菌剂,毒性比青霉素稍大。是支原体衣原体首选

3、四环素类抗菌谱广、副作用大。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一、喹诺酮类

(一)第一代:萘啶酸(停用)

(二)第二代:吡哌酸(PPA)停用,用于尿路感染

(三)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沙星类)

抗菌谱扩大,抗菌强度提高,毒性降低。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

作用机理:杀菌剂抑制细菌DNA合成。对革兰氏阴性作用强。

适用于:肠道优先选择。用于泌尿生殖、五官科、胆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不选用。

副作用:1、18周岁以下禁用,影响骨骼发育,致软骨发育不良、畸形、瘫痪的风险

(替硝唑12周岁以下禁用,氟康唑16周岁以下禁用)

2、影响中枢神经兴奋,精神病史、癫痫病史禁用,

有复发风险(问病史技巧:“您以前有没有什么病史”)

培养意识,规避风险,为顾客负责,也为我们自己负责。

3、光过敏,避免光照,洛美沙星、氟罗沙星易发生。

(药物、食物、所有物质都可能过敏例如苹果、牛奶、鸡蛋、鱼、梨、桃、大米等体质特殊者都可能过敏,不用规避。有生命危险,需问过敏史的抗菌药青霉素、头孢类、磺胺类)

小结:诺氟沙星易耐药,价格便宜;左氧氟沙星较优秀,与氧氟沙星同等剂量对比:左氧氟沙星抗菌强度是氧氟沙星的2倍,副作用氧氟沙星是左氧氟沙星的1倍。

(左旋是物理学的概念,提高疗效,副作用减少,药物升级的目的);环丙沙星体外药力强、肾毒性大。

二、磺胺类

对人类有着极大贡献,用于脑炎的治疗。

作用机理:抑菌剂,抑制叶酸合成、抑制细菌繁殖

1、复方新诺明(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2、增效黄连素(含磺胺)

3、泻痢停(颠茄磺苄啶)

副作用:影响人体叶酸合成障碍;

对血液病、胰腺、肝的影响;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

三、硝基咪唑类

1、甲硝唑(灭滴灵)耐药

2、替硝唑:12岁以下禁用。生殖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

用于厌氧菌、滴虫感染:牙龈、口腔、妇科、胆道、阑尾、骨髓感染等

(阴道滴虫感染→噬皮下能量物质→生存、繁殖→产生泡沫样白带、奇痒→可杀灭精子→致不孕)

3、奥硝唑:新型抗厌氧菌药,4岁以上可使用

无致癌、无致畸、无致突变。用于口腔、妇科、阑尾、胆道感染等。妇科可选择奥硝唑栓。

四、呋喃类

1、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用于妇科、尿路

2、呋喃唑酮(痢特灵)用于肠道

毒副作用相对大、对肝肾影响大、尽量避免使用。

替代肠道感染:选沙星类、磷霉素

替代尿道感染:选头孢第三代、氟喹诺酮类

重点: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首选推广

磺胺类:少用

硝基咪唑类:用奥硝唑

呋喃类:避免使用

植物抗菌素

(一)黄连素:(黄连、三颗针)

(二)大蒜素(抗菌消炎例:大蒜用于肠炎,需切片,在空气中暴露15分钟,整片食用)

清热解毒、清热泻火、清热燥湿,具中药抗菌能力、抗病毒,例:蒲公英、紫花地丁(二丁颗粒)

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蒲地蓝消炎片)

黄芩、黄连、黄柏+大黄(三黄片)

中医去火(具抗菌消炎作用)西医消炎

抗菌药分类:天然或半合成;人工合成;来自植物。

抗菌药物经验选药

西医(实验学),中医(经验学)

上呼吸道感染:以咽喉为界,鼻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

下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

(一)上呼吸道感染选择的抗菌药:

第一选青霉素类:阿莫西林(询问过敏史)

第二选头孢类第一代或第二代

第三青霉素、头孢过敏者,则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第四以上疗效不佳,则选沙星类

(二)下呼吸道感染选择的抗菌药:

第一选头孢类第三代(头孢克肟)

第二头孢过敏或疗效不佳者选阿奇霉素

第三以上不理想,则选沙星类

排除真菌感染

(三)胃、消化道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克拉霉素(必选)+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过敏者奥硝唑替代+奥美拉唑(或胶体果胶铋)——“三联疗法”

(四)肠道感染(痢疾、腹泻、肠炎)

1、18岁以上选沙星类,

2、18岁以下选磷霉素或阿莫西林(询问过敏史)

3、联合止泻(蒙脱石散等)+调节菌群(用抗生素过后,不管任何部位,建议调理体内菌群:轻者喝酸奶,重者选整肠生、贝飞达、思连康、金双歧、培菲康,儿科选妈咪爱)因广谱抗菌素的运用,有害菌和有益菌的杀害和破坏,需要补充肠道益生菌。

4、肠道感染不建议选头孢类、克林霉素

(五)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胆道术后综合征)

口服药物→吸收入血液→顺血液→流到有效部位

胆道感染则选肝胆途径代谢药物:

阿奇霉素、头孢哌酮、先锋必、克林霉素+奥硝唑、沙星类

(六)阑尾炎—(合并厌氧菌)沙星类+奥硝唑

(七)妇科炎症—(确定病因):

1、细菌感染:

需氧菌——常规选左氧氟沙星、头孢类第三代(头孢克肟);厌氧菌——(妇科鱼腥味分泌物;肺部感染痰液臭味;口腔感染口臭异味;鼻窦炎、鼻渊鼻涕臭味)

妇科选克林霉素、奥硝唑(或两者联合),或选外用奥硝唑栓+联合洗液+中成药(妇炎康复片)增强疗效,联合使用。

2、真菌感染:特点分泌物菌丝(豆腐渣样白带)

选药:氟康唑+外用栓剂+洗液

3、滴虫感染:奥硝唑、替硝唑+外用栓剂+洗液

(八)骨髓炎—首选克林霉素

(九)泌尿生殖感染

选左氧氟沙星,未成年选头孢第三代(头孢克肟)

(十)皮肤、五官科感染

选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联合外用乳膏、搽剂;

眼科+联合滴眼液

中成药联合+皮肤科(湿毒清、皮肤病血毒丸);

五官(消炎片、炎可宁)

联合用药,协同作用,治疗更彻底,减少复发。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1、口服与外用分开(口服与外用不重合,不同时使用)

口服不外用,外用不口服:例新霉素、金霉素、莫匹罗星(百多邦)、硝酸咪康唑只外用,不口服;

红霉素外用,尽量不口服

2、病毒性疾病不用抗生素感冒80%病毒感染,什么情况下能用?咳嗽大量黄痰者;病毒性肝炎、腮腺炎等不用抗生素

3、发热原因不明不用抗生素

4、减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例外伤

5、能用一种抗生素,不用两种;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1、毒副作用:氨基糖苷类引发永久性耳聋;氯霉素引发肾功能衰竭,“灰婴综合征”、致死性再障;沙星类对中枢神经系统、软骨发育的影响

2、过敏问题: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过敏率高,必须询问过敏史

3、二重感染:头孢类导致的二重真菌感染;克林霉素引发的二重感染难以控制,有生命危险如“伪膜性肠炎”

4、耐药:由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广泛出现耐药,甚至出现“超级细菌”,此细菌对现有药物几乎全部耐药,无法控制,一旦感染那就是死亡。

我们的责任:合理即是用不用?用什么?用什么是对症的,更好,更快。还需“足量足疗程”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youwang.net/zzbx/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