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类方
1、四逆汤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不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歌诀:四逆汤为救逆方,附子甘草与干姜,肾阳衰微阴寒盛,急投此方可回阳。
功效:回阳救逆。主治: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胃肠炎、肾炎、虚人感冒等属阳虚寒盛者。本方合生脉散等治疗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加茯苓、人参等治疗心力衰竭;加黄连、白糖等治疗泄泻;加肉桂、吴茱萸等治疗胃下垂;加当归、熟地、白术、续断、白芍、阿胶等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加枳实、柴胡、白芍、黄芩、半夏、人参等治疗十二指肠蓄积症等。
2、四逆加人参汤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歌诀:四逆加味人参汤,恶寒脉微同血亡,姜附胡草同煎入,益气生津并回阳。
功效:回阳救逆,益气生津。主治:心肾阳阳俱虚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急性肠胃炎过度吐泻之休克、肵昏迷等属上述证机者。
3、茯苓四逆汤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歌诀:汗下之后烦躁增,真阳扰越势难救,四逆加参重茯苓,阴阳俱虚服之康。
功效:回阳益阴,兼伐水邪。主治:肾阴阳俱虚烦躁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心力衰竭、肝昏迷、肾功能衰竭、休克、心肌梗死、急性胃肠炎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治疗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震颤麻痹等有一定疗效,亦有用治肾绞痛起良效。本方加肉桂、薏苡仁、泽泻、半夏、神曲、天麻、白芷治疗美尼尔综合症;合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通脉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歌诀:通脉四逆通内外,阴盛格柜阳衰败,真假寒热要辨清,救逆通阳功效奇。
功效:破阴回阳,通达内外。主治:阳虚阴盛格阳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休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风湿性关节炎、肠胃炎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加芍药或麦冬、知母治疗发热,加高丽参治疗吐泻,加人参治疗病窦综合征,加味治疗尿毒症、痛痹等。
5、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歌诀:霍乱吐止利已无,脉微肢厥冷汗出,草附干姜回阳气,阴竭急加胆汁服。
功效:回阳救逆,益阴和阳。主治:少阴阳虚格阳,阴损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休克、心力衰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肠胃炎等属上述证机者。
6、干姜附子汤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歌诀:一枚生附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脉向无表身无热,药力集中急回阳。
功效:急救回阳。主治:肾阳虚烦躁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心衰水肿、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感染性休克、低血糖眩晕、低血压、美尼尔氏病偏阳虚者、虚寒型胃绞痛、腹痛腹泻等。
7、白通汤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歌诀:阳虚戴阳白通汤,葱白附子与干姜;手足逆冷反面赤,宣通上下解阴阳。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主治:心肾阳虚戴阳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尿毒症、肝昏迷、霍乱、肠伤寒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加炙甘草等治疗阳脱症;加理中汤治疗反复头痛症;加炙甘草治疗阳虚头痛等疾病。
8、白通加猪胆汁汤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歌诀:少阴肢厥脉息无,下利燥烦呕欲吐;法当回阳并反佐,人尿猪胆葱姜附。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滋养阴液。主治:心肾阳虚戴阳服药格拒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尿毒症、肝昏迷、霍乱、肠伤寒、眼科之前房积液、雷诺病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加柿蒂、肉桂治疗呃逆;加当归、细辛、全蝎治疗双手振颤等;治疗腹泻、咽颊炎及皮肤结节性经斑、呕吐泻利等。
9、四逆散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小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歌诀:阳郁四逆柴胡芍,更加枳实配甘草;四肢厥逆脉而弦,肝脾不和腹痛消。
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雷诺病、癔病、神经官能症、经前紧张症、多发性神经炎等见有手足不温属阳气内郁者;也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乳腺炎、胃炎、附件炎等见有胁肋或脘腹疼痛属肝脾不和者。本方合玄胡、厚朴、郁金、丹参等辨证治疗肝炎;合神曲、郁金、玄胡等治疗胆道疾患;合陷胸汤加减治疗胃热气滞型急性胃炎;重用白芍治疗大发作型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合鸡内金、车前子等治疗尿结石;合香附、青皮、丹皮、侧柏炭、藕节炭等治疗乳衄;加丹皮、黄柏等治疗阑尾炎;合大黄、玄明粉、代赭石等治疗肠梗阻;加减治疗输卵管阻塞、痛经等妇科疾病等。
10、当归四逆汤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歌诀: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通草与甘草,血虚肝寒手足冷,温经养血通脉好。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寒厥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雷诺病、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疮、多形性红斑、荨麻疹、痛经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加太子参、桑白皮、葶苈子等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加炙甘草治疗Q-T间期延长综合征;加吴萸、生姜等治疗颈椎病;加炙川乌、草乌、独活、仙灵脾等治疗坐骨神经痛;加牛膝等治疗腰间盘突出;加黄芪、葱白治疗雷诺氏病;加木通、卑解、蒲公英等治疗慢性盆腔炎;加木通、附子、干姜、香附、青皮、红花等治疗闭经;加赤白芍、附子、甘松、椒目等治疗冻疮;加补骨脂、全虫、丹皮、黄芩等治疗银屑病;加牛膝、丹参、生芪等治疗血栓性脉管炎等。
1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歌诀:当归四逆吴姜枣,芍药甘草又通草,桂枝细辛能通脉,温阳祛寒效果好。
功效:养血通脉,温中驱寒。主治:肝血虚寒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心肌梗死、肢端静脉痉挛、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更年期障碍、腰部锥管狭窄、神经痛、骨质增生性剧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本方合六君子汤治疗腹疝痛;加减治疗胃脘痛、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肢端青紫症、冻疮、阳痿、外伤性阴囊肿大、痛经等妇科疾病等。
十二、理中汤类方
1、理中丸(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
歌诀:理中丸为理中方,白术甘草参干姜,呕利腹痛里虚寒,健脾补气散寒良。
功效: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消化系统疾患及其他脏器病变属中焦虚寒者,如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菌痢、慢性肾功能不全、小儿多涎症、盆腔炎、冠心产心绞痛及风湿性心肌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男性不育症等。本方合黄连、茯苓等治疗慢性菌痢;合制附子、白芍、陈皮、乌梅、赤石脂等治疗急慢性肠炎;合大黄甘草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益智仁治疗小儿多涎症;合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不育症等。
2、吴茱萸汤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歌诀: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主治:虚寒呕吐。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呕吐、耳源性眩晕、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妊娠恶阻、肝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肾功能不全、青光眼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合霍香、佩兰、青皮、黄连、竹茹等治疗神经性呕吐;合川芎、酸枣仁等辨证治疗头痛;合焦白术、防风、陈皮、黄连、薏苡等治疗肠炎;合当归、川芎等治疗痛经;去大枣加附子或茯苓等戒毒等。
3、真武汤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歌诀:真武汤主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小便不利水湿停,阳虚水肿急煎尝。
功效: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甲低、慢性支气管炎、肠炎、肠结核、美尼尔症等属脾肾阳虚者。本方加葫芦巴、仙灵脾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加肉桂、仙茅、大黄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和当归、川芎、黄芪等随证治疗肾积水;加味治疗心力衰竭;加黄芪、巴戟天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薤白、枳壳等治疗心房纤颤;本方和防已茯苓汤加减治疗阳虚型高血压;加减治疗感冒、眩晕、过敏性鼻炎、阳虚不寐等;加全蝎、钩藤、生龙骨、牡蛎为基本方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等。
4、附子汤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歌诀:附子汤中用苓术,参芍并治体痛寒;妊娠宫寒腹痛证,温肾除湿功效奇。
功效:温暖肾阳,驱逐寒湿。主治:肾虚寒湿体痛证;妊娠宫寒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肉疼痛、习惯性流产、妊娠腹痛、妊娠中毒症、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加减治疗全身痛、心绞痛、关节痛、腰痛、腹痛、腹泻、呕吐、眩晕竺。加煅龙骨、牡蛎治疗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加味治疗下焦虚寒、冲任不调之早产等。
5、甘草附子汤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歌诀:金匮甘草附子汤,骨节烦痛伸不得,温阳散寒除湿去,煎加术桂起沉疴。
功效:温阳散寒,祛湿止痛。主治:阳虚骨痹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痹证、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脊椎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加味随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重加防风、细辛;湿重者加茯苓、薏苡仁、防已;寒重加干姜、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气血虚或产后感受风寒湿邪而成者加黄芪、白芍、当归、巴戟天;病程久者加红花、蜈蚣、乌梢蛇等;加茯苓、白芍治疗自汗;加元胡、薤白治疗真心痛,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6、桂枝附子汤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歌诀:桂枝附子除风湿,生姜大枣甘草同;身痛转难脉虚涩,祛邪莫记和中宫。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主治:阳虚肌痹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产后痹证、真心痛、寒疝、阳痿早泄等属阳虚、风寒湿痹阻者。本方加制川乌、制草乌治疗寒疝;合二仙汤治疗寒疝、阳痿等。
7、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硬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歌诀:桂枝去桂加术汤,附姜枣甘合成方,阳虚痹证偏于湿,脉虚而涩体烦僵。
功效:温阳散寒,健脾燥湿。主治:阳虚肌痹证偏湿者。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属上述证机者。
8、芍药甘草附子汤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歌诀:发汗不解反恶寒,阴阳素虚为故源;附子回阳芍阴补,和调甘草用灵丹。
功效:扶阳益阴。主治:阴虚阳损之筋急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本方加生姜、蜈蚣、怀牛膝、夏枯草、蜂蜜并随症加减,血虚血瘀伴麻木者加枸杞子、鸡血藤、当归;有肾虚伴腰疼加桑寄生、杜仲、狗脊;有湿浊伴肢体沉重者加黄芪、防已、木瓜、薏苡;有瘀或寒湿化热征象减附子量,加防已、络石藤、海桐皮;治疗坐骨神经痛及合用茯苓四逆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五苓散类方
1、五苓散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
歌诀:五苓散中用桂枝,泽泻白术与二苓,太阳经病传入腑,脾伤湿盛亦用之。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治疗肾炎及肾透析失衡综合征、肾积水、脑积水及颅内高压、慢性充血型心力衰竭、心源性黄疸、结核性胸水、肝硬化腹水、尿潴留、尿失禁、腹泻、呕吐及美尼尔综合征、精神性尿频、胃肠型感冒、汗症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合麻黄连翘赤豆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加黄芪、桑白皮治疗化疗性肾衰;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美尼尔综合征;加商陆、党参、赤芍治疗结核性胸水;加黄芪、党参、薏似仁等治疗绝经期水肿;加陈皮、半夏等并随证加减治疗哮喘症;加丹参、车前子、白茅根等治疗肝硬化腹水等。
2、猪苓汤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歌诀:猪苓汤中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亦清。
功效:清热,利水,养阴。主治:水热互结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多种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肾炎、肾积水、产后尿潴留、乳糜尿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加续断、怀牛膝、金银草、车前子、甘草治疗肾积水;加茅根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癃闭;加味治疗急性膀胱炎、肝硬化、肾结石、血尿等;加花粉、天仙藤治疗继发性口眼干燥症等;加味治疗单纯性消化不良,婴幼儿湿热伤阴腹泻,肠炎水泻等。
3、茯苓甘草汤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歌诀: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忧;苓桂草姜合成剂,水与汗本同源流。
功效:温胃化饮,通阳利水。主治:脾胃阳郁水气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肝硬化腹水、肝炎、结膜炎、慢性肾盂肾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属上述证机者。
4、文蛤散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巽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歌诀:文蛤清热止燥渴,头晕时发脉小数,舌质微红生津止,千愁散尽复颜色。
功效:清热润燥,生津止渴。主治:脾胃津伤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消渴症、痰核、瘰疬、胃炎等属上述证机者,也可治疗过敏性风疹、皮肤结核、结疖等属湿热营卫不和者。本方合贝母瓜蒌散、黛蛤散治疗急慢性气管炎;加昆布、海藻、海螵蛸、法半夏治疗痰核、瘰疬;加减治疗肺热喘咳、水肿胀满、消渴和小便不利等。
其他方:
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歌诀:脾虚过汗伤中阳,邪气壅滞腹满胀,二十四克厚朴姜,十五半夏草六襄
消补兼施不伤正,朴姜夏草人参汤。三克人参共煎服,宽中除满温脾阳
功效:健脾温运,宽中除满。主治:脾寒气虚气滞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胰腺炎、消化功能紊乱、溃疡病、气臌、迁徙性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上述证机者。
2、赤石脂禹余粮汤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歌诀:赤石余粮两相托,利在下焦防滑脱;理中未效此方可,未止还从小便索。
功效:涩肠止利。主治:大肠滑利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肠易激惹综合征属上述证机者。
3、桃花汤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歌诀:桃花汤是少阴方,石脂粳米同干姜,便血暗红利不禁,温中固脱并涩肠。
功效:温涩固脱。主治:肾阳虚滑脱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出血、带下、崩漏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合补中益气汤治疗痢疾;随症加减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加补骨脂、肉桂;湿热蕴结者加黄连、黄芩;气滞加厚朴、枳壳等);加淮山药、乌贼骨、白及、三七等治疗消化道出血;加味治疗癌症疼痛;治疗崩漏、腹泻、便脓血等疾病。
4、甘草汤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
歌诀:热毒客咽痛难当,金匮选用甘草汤,国老不炙失和性,清热解毒效亦强。
功效:清热利咽。主治:邪热咽痛轻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腮腺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咽喉疼痛、咳嗽、口腔炎疼痛、腹痛、过敏性疾患、药物或食物中毒、溃疡病疼痛、阴部瘙痒、湿疹、荨麻疹等属上述证机者。
5、桔梗汤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歌诀:桔梗汤中甘草,肺痈咯腥速煎熬;清热解毒散脓肿,利咽养阴热痛消。
功效:清热利咽,化痰止咳。主治:痰热咽痛证;痰热肺痈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梅核气、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属上述证机者。
6、猪肤汤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歌诀:猪肤汤主咽痛疴,白粉白蜜煎相得;阴虚微热痛不甚,滋补肺肾妙处多。
功效:滋阴润肺、清热利咽。主治:肾阴虚内热咽痛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慢性扁桃遥炎、咽喉炎、口腔溃疡、牙龄出血、牙周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神经衰弱、白喉等属上述证机者。
7、半夏散及汤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歌诀:少阴咽痛或因寒,桂甘同入半夏散;辛甘合用通阳气,散寒开始又化痰。
功效:通阳散结、涤痰开结。主治:咽痛寒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慢性咽喉炎、声带水肿、化脓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支气管炎、支哮、口疳等属上述证机者。
8、苦酒汤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歌诀:少阴咽痛痛生疮,化痰敛疮苦酒汤;鸡子去黄夏酒入,蛋壳置于火上方。
功效:涤痰开结、敛疮消肿。主治:痰郁火灼咽痛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咽部溃疡、口腔溃疡、声带水肿等属上述证机者。
9、甘草干姜汤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歌诀:甘草干姜温中寒,健脾化饮祛痰涎;肺胃虚寒手足冷,中虚吐血一并蠲。
功效:振奋中阳、温肺益气。主治:肺胃虚寒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慢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不张、痛经、鼻渊、咳即遗尿、消渴、口疮、重症肺炎等属上述证机者。
10、芍药甘草汤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利,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歌诀:伤寒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此方当;阴血不足筋挛急,咽干心烦服之康。
功效:酸甘化阴、解痉止挛。主治:阴血不足筋急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镇静缓解平滑肌、横纹肌的挛急。临床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疮疹后遗神经痛、拘挛急迫诸症,股骨头缺血性化死、化脓性关节炎、肩胛肋骨综合征;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扭转痉挛、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汁返流性胃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呼吸系统疾病,如百日咳(顿咳)、哮喘;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结石、原发性痛经等;糖尿病、农药中药、出血性疾病等属上述证机者。
11、炙甘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歌诀: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益气滋阴复脉方。
功效: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虚劳肺痿。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低血压、消化性溃疡、特发性病态窦房综合征、斑疹伤寒、顽固性失眠、糖尿病性眼底出血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合朱砂、龙骨、牡蛎、枣仁治疗心律失常;合五味子、鸡血藤、龟板等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合栀子、五味子等治疗斑疹伤寒;合归脾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厚朴、麻仁等治疗慢性低血压等。
12、麻黄升麻汤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歌诀:麻黄升麻用芩归,天冬桂苓草姜随;石膏白术芍知母,清热养阴用葳蕤。
功效:发越郁阳、清肺温脾。主治:肺与脾阳虚相兼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肾病型肾炎、肺结核、慢性肠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老年性口腔炎、痰喘、肺痿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加附子治疗膨胀,加玉竹、太子参、石膏易滑石治疗休息痢等。
13、黄连阿胶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歌诀:黄连阿胶鸡子黄,黄芩芍药合成方;清热育阴交心肾,心烦失眠功效赏。
功效:清热育阴。主治:心肾虚热心烦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青春期子宫出血、神经衰弱、失音、口疮、心律心常、甲亢、慢性咽炎、肝硬化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加味治疗心肾不交失眠(失眠较重者加熟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百合、远志等以交通心肾,安神宁心;心悸者加龙骨、牡蛎、紫贝齿等敛有潜阳、安心宁神;头晕耳鸣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白蒺藜、磁石、石决明等补益肝肾、滋阴潜阳;胃不和者加半夏、陈皮等和胃降逆;胆怯易惊、泛泛欲呕者,合并温胆汤和胃安神;汗多者加五味子、山萸肉、牡蛎、浮小麦等敛汗滋阴安神;舌质绛红而口干少津者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百合等滋阴生津,清心降火),去黄芩、鸡子黄加首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等。
14、乌梅丸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歌诀: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
功效:温脏安蛔。主治:蛔厥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急慢性菌痢等属寒热错杂者。本方合承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加白头翁汤并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较甚者加米壳、玄胡;腹泻加炒薏米、补骨脂;便秘加白芍、火麻仁等);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胆石症等。
15、白头翁汤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歌诀:白头翁汤清热方,黄连黄柏与秦皮,清热解毒又凉血,热毒血痢服之康。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痢疾。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湿热疫毒所引起的急性菌痢、阿米巴痢疾、结肠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妇科带下、急性结膜炎等属热毒内盛者。本方合用青蒿、白薇为主治疗中毒性菌痢;本方合葛根芩连汤或去黄连合地榆、苦参等治疗阿米巴痢疾;合青黛散灌肠治疗湿热壅滞性溃结;以蒲灰散合本方治疗淋菌性尿道炎及泌尿道感染等。
16、牡蛎泽泻散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
歌诀:牡蛎泽泻散,瓜蒌商陆根;蜀漆葶苈子,捣末海藻均。
功效:逐水清热,软坚散结。主治:膀胱湿热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粘液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胸膜炎、或腹膜炎积水、心源性水肿等。
17、瓜蒂散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歌诀:胸中痞硬痰食愁,邪犯胸中冲咽喉;平分瓜蒂还调豉,稀粥承载邪不留。
功效:涌吐痰实。主治:痰阻胸膈证;胃脘宿食重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神经官能症、精神抑郁症、癫痫、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高胆红质血症等上述证机者。
18、蜜煎导方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歌诀:蜜煎导方润肠生,大便欲行烦不能;大便虽硬莫攻下,外用内服功效增。
功效:滑肠润导。主治:大肠津亏热结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体弱性便秘、出血引起的便秘、痔疮、肺炎、支气管炎等属上述证机者。
19、麻子仁丸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歌诀: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行气泻热又通便,肠胃燥热功效高。
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主治:脾约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老年人便秘、产后便秘、习惯性便必、噎嗝、老年人支哮、神经性尿频、胰腺炎、肛肠外产诸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属上述证机者。本方合麻仁胶囊治疗各型便秘,合葛根治疗肛肠术后并发症;合黄柏、生地、山药、花粉等滋阴药物治疗糖尿病等。
20、抵当汤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歌诀:太阳随经里热瘀,脉微而沉有血蓄,少腹硬满小便利,破血逐瘀抵当取。抵当汤中九大黄,桃仁虻蛭各三十。
功效:破血逐瘀。主治:下焦瘀血重证。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子宫肌瘤、急性尿潴留,冠心病心绞痛、急性盆腔炎、附件炎、痛经、闭经、慢性结肠炎、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栓塞静脉炎、缺血性中风等属瘀血内阻者。本方合三甲汤治疗子宫肌瘤;合会厌逐瘀汤化裁治疗久喑;加黄芪治疗肠息肉等。
21、抵当丸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歌诀:抵当汤丸药同样,惟取峻药缓攻义,无论汤剂或丸剂,体弱孕妇当禁忌。
功效:破血逐瘀,峻药缓图。主治:下焦瘀血日久,病势较缓。
临床运用:本方可治疗子宫肌瘤、急性尿潴留,冠心病心绞痛、急性盆腔炎、附件炎、痛经、闭经、慢性结肠炎、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栓塞静脉炎、缺血性中风等属瘀血内阻者。
22、烧浑散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浑散主之。
23、禹余粮丸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平台所有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内容仅供参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