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芸
出处
赵芸幼教管理随笔
分享
赵芸幼教管理随笔
6月的炎热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夏天的“来势汹汹”,还有半个月时间,为期40天的三伏天即将开始,全国各地也将进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按农历计算,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进入三伏,头伏为10天;中伏为20天;末伏为10天。俗话说“三伏养一夏”,今天就让芸导带领大家预习一些三伏养生知识,趁“热”养生,健康每一天!
冬病夏治好时机三伏天“热养”有助温补阳气,到了冬天就不会容易产生受寒的情况。如果你有肠胃炎、慢性腹泻、鼻咽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贴敷或者艾灸等,预防疾病在冬天的时候复发。
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天时,夏天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三伏天要用“热养法”以热制热,常保健康。那么如何以热制热呢?
喝热茶到了夏天难免贪凉,总想喝一些清凉甜腻的饮品,可是实际上冷饮只能使口腔凉爽。当冷饮进入体内,会让血管受冷收缩,反而会降低身体散热的速度。而热茶或热水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需要注意,热饮也不能太热哦,不超过60℃最佳~
吃热食冰镇西瓜,冰淇淋、冰沙......,炎热的夏天,这些美食简直听听名字都能凉快儿不少,可实际上它们只能解一时嘴馋,不但不能降温还会伤害脾胃哦!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有益于温中散寒,除此之外肉桂、茴香等调味料皆有温补作用;羊肉、牛肉等也可温暖散寒。尤其是夏季都手脚冰凉的气血不足之人,都可以多吃一些哦~
洗热水澡为了消暑,凉水澡是最危险和最有伤害的一种方法;反而热水澡才会让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排热。水温控制在30℃左右为宜,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帮助身体排汗降温,是皮肤通透。
热水泡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畅通,增加脚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能够增强新陈代谢。泡脚时水温应该控制在42℃-45℃,以温度舒适为宜。
TEACHING写在最后
“百病寒中起”,在中医眼中,伏天虽热,但确实是一年当中最佳的“养生”、“治病”时机。要抓住机会,逼出体内的湿寒,马上行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