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到处是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无论是田间地头、溪边湿地、甚至是房前屋后,最常见的就是这些植物。它们有的可作为牲畜的饲料;有的可作为草药来使用;也有的人们把它当作野菜来食用。
记得家乡的一些溪水边生长着这样一种植物。它的茎叶似竹叶,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在古代,它那蓝色的花瓣会被民间工匠采摘捣汁,制作蓝色的颜料。你知道是什么吗?
它的学名叫鸭跖草,又名竹节菜、淡竹叶、蓝花菜、碧竹子、翠蝴蝶等,常常生长在溪边、河边这些湿润的地方,而在水边的鸭和鹅也喜欢食用它嫩绿的茎叶,这就是鸭跖草名字的由来吧。
鸭跖草,在农村以前人们通常用来喂猪,随着人们对这一植物的认识,才知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清热泻火
鸭跖草性寒,味甘、淡、归肺经、胃经、膀胱经,鸭跖草可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热淋涩痛、痈肿疔毒等症,以及在现代药理研究,鸭跖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常用与金银花、薄荷等配伍使用来加强疏散风热的作用。
利尿消肿
鸭跖草可以清热,同时还能利水祛湿,所以对于水湿,特别是湿热证有很好的针对性。可以利水消肿,对于湿热熏蒸导致的黄疸、湿热停聚下焦导致小便不利的淋症也皆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等症。
利咽解毒
鸭跖草清热既能泻火,也能解毒。用鸭跖草泡茶喝,如鸭跖草20克,蚕豆花6克。用水煎,代茶饮。经常饮用,可治高血压。还可以捣汁新鲜的鸭跖草克和鲜薄荷60克,混合捣烂,取汁液,每次服一杯即可,对咽喉肿痛有奇效。
在农村鸭跖草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治疗痄腮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腮腺炎,是用鸭跖草每天煎水喝上两天,就能消肿,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此外还对麦粒肿、咽炎、扁桃腺炎、宫颈糜烂、腹蛇咬伤均有良好疗效。
鸭跖草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是一道美味的野菜,它的嫩茎叶是可以食用的。特别是在酷热的夏天,它不仅营养丰富,其微苦性寒的特性能很好地帮助人们起到消暑的作用。
现在也有很多人把作为盆景来栽种,供人们欣赏。鸭跖草适应性很强,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但忌暴晒。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也比较耐旱,很容易栽种。喜欢它的朋友可以在野外摘几枝回家扦插,它的盆形和茎叶、花儿都非常漂亮,养在家里让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