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记载:生姜性辛,微温,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本经》)。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从历代医书对生姜的记载来看,用途确实十分广泛。在临床运用中对于温中止呕、解表散寒。外感风寒、散寒止呕中医都可以用到生姜。那为什么会有“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等于砒霜”的说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生姜主散(气)、耗气,早上是生阳气的,所以吃姜可以适当散气,使体内阴阳平衡;夜是主阴的,身体的气要关闭,天地之气都关闭了,而生姜耗气,刚好是相对的,
所以,从养生规律上来说,晚上和秋天都不宜吃姜。早上,可以服1~2两的生姜,与白糖,白醋一起拌来吃,达到养生的效果。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能在晚上和秋季吃姜呢其实生姜作为饮食的佐料,这一点点姜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另外,吃姜也要看体质,偏阳虚的人多吃点姜,其实也无所谓。
并非所有的感冒都适合喝姜汤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可以喝姜汤的,因为在中医理论中,感冒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风寒型的感冒症状是发热轻、怕冷重、痰白、咽痛,这些症状可以用姜食疗。而风热型感冒的症状是发热重、恶寒、咽痛、痰黄,这些症状的感冒,用了姜以后,效果会适得其反。
姜需不需要去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提到“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效,因此在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姜是要去拍皮的。;而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治疗水肿时,生姜不去皮,如果水肿并伴有便秘、口臭的时候,甚至可以单独使用生姜皮。
什么人多吃姜有好处?偏寒体质的人,在食疗时,姜的量就要多放一点,偏热相的人,最好少吃。比如,在外面全身被大雨淋湿,回到家中换去湿衣后,煮一碗生姜红糖热汤服下,这样可去寒湿。偏寒体质的人,平时可以常煮生姜红糖热汤服用。但是,因为“热气”引起的感冒,就不要喝姜汤,有慢性咽炎的患者,也要少吃姜。
两种常用的食姜疗方治疗感冒:白萝卜,生姜,紫苏,葱白;方法:用水煎服效果:可以解表散寒、温中化痰。治疗感冒畏寒、咳嗽痰多的症状。
治疗呕吐:干姜,白术,茯苓,淮山,竹茹;方法:用水煎服效果:可以用于胃寒型呕吐。
结语:如果仅把生姜作为调味品使用,你大可不必在意,只要不是腐烂的生姜就可以放心食用,如果想通过吃姜达到养生的目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姜好处虽多,但毕竟不是药,它的功效只能达到辅助治疗。真有疾病,还是需要及时看医生,找到病源再对症下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