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缠的慢性咽炎,老师的职业病,要怎么改善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离不开用嗓。

日复一日地长时间用嗓,以及粉尘影响,慢性咽炎几乎成为一名教师的标配。慢性咽炎病程漫长,还容易反反复复,在疲劳、熬夜、食辛辣食物、吸烟、饮酒后,往往会加重症状,受天气影响也会复发。

该怎么摆脱恼人的慢性咽炎?

教师节到来之际,小艾准备了中医缓解慢性咽炎的方法,为老师们减轻嗓子负担。下面列举了慢性咽炎的其中2种类型,如果对症,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来缓解。

辨证缓解慢性咽炎

1.气阴不足型

老师上一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话,中医认为“多言伤气”,讲话太多、太大声都是非常耗肺气的。

因为肺主气,肺是体内外气体变换的场所,声音的发出,有赖于气的鼓动。长时间肺气不足,还会伤阴,而且容易被邪气侵袭。

气阴不足,便会引发咽部干痒、疲劳乏力、气短、声音嘶哑、舌红苔少,针对此情况要补气养阴。

虽然老师无法避免说话的情况,但在讲课前含服几片西洋参片在舌头底下,西洋参气阴双补,这样可以减少肺气的损耗。另外,平时上课也可以带杯代茶饮。

西洋参气阴双补代茶饮

材料:西洋参、甘草、枸杞、黄芪

做法:以上材料取适量,泡水喝即可。

功效:西洋参养阴补气、生津;甘草能调和诸药药性,还能补气生津、清热解毒;枸杞可以滋补肝肾、养阴;黄芪能补卫气。需要注意的是,此茶偏甜,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不宜饮用。

2.肝胃不和型

老师批改作业、讲解题目时,难免会碰到讲了几遍仍不会解题、听不懂的学生,不知不觉就生气了,情绪也比较郁闷。其实,慢性咽炎和情绪有很大关系。

肝主疏泄,能调畅气的上下运行。长期不良的情绪会使肝气不畅,如果导致经过咽喉处的肝经气机郁结,就会形成无形之痰。感觉如鲠在喉,上不去,也下不来。

另外,肝气不疏还会影响到脾胃运化,会产生胃部不适、嗳气、不思饮食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就要疏肝理气、和胃。

半夏厚朴汤

材料: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15克、紫苏6克

做法:水煎取汁即可。

功效:此汤能疏肝理气、化痰健脾、降逆和胃,能调理七情之气的郁结,很好地缓解情绪不畅导致的慢性咽炎。

由于有负面情绪时,肝经是最先郁结的,因此平时也可以敲打肝经上的章门穴(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以缓解肝气郁结,有酥酥麻麻的感觉为宜。

慢性咽炎慎用喉片

很多老师因讲课多,时有咽喉疼痛,喜欢随身揣着喉片,咽喉难受就含服一片。

但是,润喉片是消炎抗菌的药物,大多是清热解毒的,常被用来治疗扁桃体炎、咽炎等。过量含服喉片容易对喉部产生刺激,导致咽喉部黏膜水肿,嗓音变粗、沙哑。而且,长时间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会导致身体寒凉,不利于病情缓解。

(如果要用喉片,最好请医生辨证后,适合短期用的,则可适当使用)

不用喉片的情况下,还能怎么缓解慢性咽炎?

中医认为,按摩特定的穴位,对缓解常见的慢性咽炎有很好缓解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顺时针按摩廉泉穴、人迎穴(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天突穴,可以很好缓解堵塞的不畅感。注意按摩时力气不要过大,以免损伤气管。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youwang.net/jbgs/7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